【荐文】肖亮、郁建兴 | 健康消费的科学内涵、国际经验与促进政策
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已在中国知网上线,感谢作者同意授权转载。
作者简介:
肖亮,男,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消费与流通研究;
郁建兴(通讯作者),男,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政府管理与创新、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等研究。
摘要: 促进健康消费不仅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最佳突破口,也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力源。健康消费包括基础型健康消费、发展型健康消费两大类。美国、日本和德国在健康产业和健康消费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些国家在产业政策支持、国家战略支撑、产业集群发展、健康保障制度等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当前我国健康消费发展的主要瓶颈包括健康消费素养总体不高、支付能力不强、有效供给不足、市场主体竞争力偏弱、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扩大健康消费需要加强居民健康素养教育,培育健康消费新亮点,优化健康消费有效供给,完善健康消费渠道与服务体系,壮大健康消费市场主体,提高居民健康消费能力和营造规范有序健康消费环境。
关键词:健康消费;健康产业;科学内涵;国际经验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满足居民日益高涨的健康需求,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健康消费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要着力稳定居民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更好满足居民健康生活消费需求,进一步培养居民健康生活习惯”。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促进健康服务消费的具体举措。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202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如何促进健康消费扩容提质已经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国内外虽有部分学者对健康消费开展了探索性研究,但总体而言,由于健康消费属于新型消费业态,健康产业范围也仍在持续扩大,健康消费的基本内涵、理论逻辑及其促进机制尚未达成共识,导致健康消费产业政策实施的系统性、精准性和协同性有待提高,居民健康消费倾向偏弱、优质健康产品供给不足、放心健康消费环境尚未形成等健康消费的主要瓶颈未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了人民健康优先保障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健康管理白皮书》显示,我国仅有14.5%的居民对自身健康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全国居民处于亚健康和疾病状态的比例高达85%。
本文拟在系统梳理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释健康消费科学内涵及其构成,提炼总结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健康消费及相关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深刻分析我国健康消费持续扩大的主要瓶颈,进而提出促进健康消费扩容提质的“中国方案”。
二、促进健康消费的意义
(一)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健康消费是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最佳着力点,有利于全面落实人民健康优先的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保障人民健康。2016年国务院提出了“健康中国”的战略规划,将健康中国战略纳入“ 十三五”规划中。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再次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 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发展健康消费是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健康中国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显著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促进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健康消费是推动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最佳契合点,有利于促进健康产业和消费“双升级”。从需求侧来看,我国居民健康消费需求日趋强烈。2022年麦肯锡面向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巴西的近万名消费者发起的关于健康消费观念的调研显示,超过60%的中国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视健康为头等大事,而这个比例在美国是37%,在日本是14%,在德国是8%。从供给侧来看,大健康产业涵盖多个产业领域,有望成为今后较长时期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美国商务部相关经济调研数据显示,美国大健康产业产值占GDP的17%,加拿大、日本等国也超过了10%,均高于中国6%的占比水平。发挥健康消费对产业链的结构牵引和资源配置作用,有利于加速聚集健康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做优做强健康产业。
(三)促进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健康消费是培育塑造高素质健康劳动者的最强支撑点,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是新质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者队伍。发展健康消费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健康素养,促进劳动者结构优化,培育塑造更多健康的高素质新型劳动者,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
三、健康消费理论溯源与科学内涵
(一)健康产业研究
健康消费的基础是健康产业。目前关于健康产业内涵与范围的界定主要包括行业管理角度和理论研究角度,具体如下:
1.行业管理角度的定义和分类。根据联合国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体系4.0版,健康产业 (Human Health Activities)是涵盖为患者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姑息治疗等服务过程中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制定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以及道琼斯和富时集团制定的行业分类基准(ICB),都将健康产业(Health Care)设置为一级行业,包括卫生保健设备和服务、医药和生物科技两大类从属行业。我国早期通常使用健康服务业概念。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2014年3月,国家统计局制定《健 康服务业分类(试行)》,将健康服务业定义为以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服务活动,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服务新业态、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医疗服务和医药产业等纳入健康产业范畴。此后,健康产业概念在我国的使用更为普遍。2019年4月,国家统计局制定《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保留了《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的主体内容,将健康产业定义为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的生产活动集合,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促进服务等13个大类。
2.理论研究角度的定义和分类。国外学者对健康产业的认识有两派不同的学术观点。美国经济学家Paul Pilzer(2002)使用了“wellness industry”概念,认为健康产业与传统医疗产业有明显区分,健康产业是针对非患病人群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其外延不包括医疗卫生服务活动(Pilzer称为sickness industry,即事后对病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疾病产业)。健康产业发展追求的五大核心目标为改善人口健康、提高护理体验、降低成本、提升从业人员素养、追求卫生公平。意大利学者Tommaso和Schweitzer(2000)使用了“health industry”概念,把健康服务活动作为区分健康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本质特征,健康产业是从事健康服务活动的一个产业集群整体,其外延包括医疗服务、疾病预防等产业集群。为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主要通过三个层面进行衡量:一是达到的健康状态,二是实现恢复的过程,三是后续健康的可持续性。
我国学者对健康产业概念的定义也有许多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主要包括:一是从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视角,把与健康有关的种植、加工、制造和服务都纳入健康产业内涵。张毓辉等(2017)认为,健康产业是以维护、改善和促进健康为直接或最终用途的各种产品、服务的行业与部门的集合。秦祖智和宗莉(2019)提出,健康产业包括药材种养业、药品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保健品制造业、医疗服务业、医药流通业、健康管理与咨询业、健康养生业。二是从健康产业演进的历史视角,把健康产业分为传统健康产业和新兴健康产业,如胡琳琳和兰宗敏(2014)认为,健康产业既包含以健康为目的的传统健康产业,也包含不以健康为直接目的,但是融入健康元素、能够创造健康价值的产业。三是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视角,将健康产业分为医疗相关产业和健康相关产业。四是从健康产业涉及行业视角,将健康产业划分为健康用品行业、健康食品药品行业、现代健康服务行业。五是从健康服务的提供视角出发,将健康产业划分为与人类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和支撑产业,支撑产业包含健康产品批发、零售、租赁、研发、教育、商务服务等,如韩德民等(2017)。六是从健康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出发,分为直接为人的健康提供产品和服务、间接为人的健康提供产品和服务,如魏际刚(2012)。总之,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健康产业的外延较广,既包括传统健康产业,也包括新兴健康服务业,既涵盖为病患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医疗及周边产业,也包括为健康人群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活动。近年来,我国学者还经常使用大健康产业这一概念。李欢和张城彬(2021)认为,大健康产业是以维护、改善和促进健康为目标,以提升人的身心健康和主观感受为服务标准,提供一切与健康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二)健康消费研究
对于健康消费,学术界存在“健康消费”“健康支出”等概念。对健康消费概念的定义,大致从以下角度分析:一是从个体视角,强调健康消费是消费者基于自我发起的健康保护意识进行的消费,是与消费者健康状况直接相关的消费,且这些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正规医疗保健系统之外,如王聪聪(2023)提出健康消费是指在居民消费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对于能够使身体越来越健康的商品、药品和方式的消费。二是从主观能动性视角,认为健康消费是主动性健康消费和被动性健康消费的总和,如吴浩和秦博(2015)。三是从功能性差异视角,将健康消费划分为预防类健康消费和治疗类健康消费,如张文文和景维民(2023)。四是从行为视角,将健康消费看作消费者围绕特定产品开展的消费行为,如France和Grover(1992)聚焦于保健产品消费,认为健康消费是消费者购买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保健组织和医生等卫生保健提供者提供的,具有保健性质的产品的行为。五是从消费结构视角,认为健康消费是消费结构中用于改善社会健康状况、优化个人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体现在一般性健康消费和发展性健康消费两个方面。六是从社会文化视角,认为健康消费是倡导健康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消费,如Pícha和Navrátil(2019)。此外,也有学者使用“健康支出”的概念。杨振等(2017)认为,健康支出包含医疗保健支出,以及健康运动、休闲娱乐、膳食营养等方面的消费支出。鞠牛和梁玉成(2022)认为健康支出包含医疗支出和旅游、度假、健身、娱乐文化等方面的健康休闲消费支出两个部分。
作为一种新型消费业态,促进健康消费的主要因素及内在机理,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解垩(2008)利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2006)数据,借助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阿特金森指数对城乡居民健康消费不平等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城乡间的差距是造成居民总体健康消费差距的主要因素。李慧(2020)分析了江苏健康消费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政府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水平、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医疗服务环境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建立健康消费扩容机制,推动江苏打造健康消费大省。郭文秀等(2020)运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老年人健康消费行为的特性及影响因素,他们认为,受社会经济地位、健康消费感知、环境支持和健康生活方式影响,老年人对付费进行养老、养生、健身活动的消费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刘建国和钟先鹏(2021)采用2004—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两部门世代交叠模型,研究后发现老龄化的健康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促进作用具有空间相关性,并呈现非线性门槛特征。李竹(2022)通过问卷调研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居民家庭金融素养提升与健康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认为,家庭金融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增加城镇和农村居民健康消费支出,且家庭金融素养提升对城镇居民家庭健康消费支出的影响更大,社会层面的医疗保险覆盖度和家庭层面的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家庭健康消费的最主要因素。陈士勇和张龙(2022)基于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居民收入结构异质性视角,以我国省域层面的城镇居民样本为例,研究不同收入来源对居民健康消费的影响。他们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均显著正向促进我国城镇居民健康消费,转移性收入对城镇居民健康消费影响不显著,社会保障情况是城镇居民健康消费支出的主要推动因素,受教育水平能够有效激发城镇居民健康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城镇居民健康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张文文和景维民(2023)采用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缓解流动性约束、增强健康消费信念和提高保健产品可得性是移动支付促进保健消费的主要途径。王聪聪(2023)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银色经济视域下健康消费对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发现健康消费对流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并提出优化升级健康消费基础支撑,创新差异化健康消费产品,统筹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等相关建议。刘伟和聂蕊(2023)从供需结合角度,分析健康消费增长点的动力与制约因素,强调应从缩小消费层级差异、促进健康产品与服务提质、推动多元业态共振、加速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制度保障与监管方面,优化新型消费业态的供给。
(三)健康消费的科学内涵与外延
可以看出,从健康产业供给侧和健康消费需求侧的综合角度出发,健康消费是人们用于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或降低健康折旧率的相关开支,既包括治疗改善、康复护理等医疗健康消费,也包括预防保健、减缓衰老、健康管理等非医疗健康消费。当前我国健康消费正在由被动健康消费向主动健康消费转变,并呈现三大升级特征,即从单一医疗健康消费需求为主向覆盖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保健康复的多元化健康消费需求迭代,从以个人为单位向以全家为单位的家庭场景迭代,从以身体健康为主向营养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并重的全方位身心健康迭代。具体可划分为基础型健康消费和发展型健康消费两大层次。
1.基础型健康消费。该类消费以疾病治疗、生命质量改善、健康检查和康复管理为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服务消费、中西医药品及医疗器械消费、健康管理服务消费等。其中,医疗服务消费除以传统疾病治疗为主的医疗服务消费外,也包括以免疫医疗、再生医疗、营养医疗、生物医疗等为主要内容的精准医疗服务消费;健康管理服务消费是指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居家护理等为主的健康服务消费。
2.发展型健康消费。该类消费是指以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为目标,满足居民健康消费需求持续升级形成的新型健康消费,主要包括健康运动消费、营养保健食品消费、养老健康消费、美丽健康消费、健康文旅消费等。其中,健康运动消费是以体育运动、运动教学、居家体育用品及健身器材、运动服饰、智能运动可穿戴设备等为主的体育运动及用品消费;营养保健食品消费是指以滋补养生食品、营养强化、营养调整、膳食补充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为主的消费;养老健康消费是指传统产业融合银发人群健康需求而形成的,以适老化日用品、养生保健品、养生保健器具及用品、抗衰医疗医药、医养康护一体化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及护理服务等为主的消费;美丽健康消费是指面向女性群体的以医疗美容、口服美容、口腔护理、药妆、增肌减脂和体重管理等健康消费;健康文旅消费是指传统文体旅产业融合运动康养等健康因素而形成的,以户外运动、情绪疗愈、康养健身、野外探险、休闲康养等为主的消费。
四、美、日、德健康产业与健康消费发展经验及启示
(一)美国
美国的健康产业定义为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部门的总称,主要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五大类,覆盖制药、生物科技、医疗器械制造、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器械流通、医院、门诊、健康食品、有机食品、医疗保险等二级产业门类。据统计,健康产业是美国第五大产业,占GDP比重达19.2%。得益于美国健康产业的支持,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健康消费市场,据全球健康研究所(GWI)发布的《2022年全球健康经济报告》,美国健康经济价值达到12157亿美元,占全球健康市场的28%。
美国制药、医疗器械制造、生物科技、保健品等产业居全球领导地位,如在2023年的“全球制药企业50强”排行榜中,美国制药企业占据前10名中的6家,其中,辉瑞、艾伯维和强生分列第1—3名,辉瑞以913亿美元的处方药销售额居于榜首;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美国拥有美敦力、强生、雅培等世界顶尖医疗器械公司。欧盟医疗器械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欧盟、日本共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超八成的份额。不仅如此,美国在健康管理服务领域也走在全球前列,拥有全球最大的医疗健康城德州医疗中心(Texas Medical Center) 、世界养生名城退休疗养之都美国太阳城(Sun City)等一批高能级的健康消费及产业平台。
美国的经验在于,一是持续的国家健康促进机制。自1980年起,美国连续发布了4个国家健康战略,持续推动多个领域的健康立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国民健康促进体系。二是精准的健康产业扶持政策。美国不仅发布《关于推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创新》等多项法案与行政令,优先支持和保障制药、生物科技等健康产业的发展,还从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健康产业研发创新。三是完善的国民健康保障体系。目前美国主要采取管理型健康保险模式,该模式将医疗服务提供和保险计划结合起来,加强了医疗保险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为国民健康消费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日本
日本的健康产业主要包括三大领域:医药行业、医疗保健系统、保健品。其中,医药行业又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类八大细分方向,其中医药商业包括批发零售和医药外包服务;医疗保健系统分为医院、诊所、保险以及由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保健品分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和营养机能食品。目前,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日本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据日本经济产业省估算,到2025年日本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扩大到33.1万亿日元。
日本在医疗技术、药物研发、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和功能食品等传统健康产业领域具有相对较强的产业优势。据经合组织(OECD)统计,从人口比例来看,日本医疗机构数量大约是美国的3.5倍、德国的2.7倍、法国的1.5倍。正是凭借其世界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医疗技术和健康产业支撑,日本健康消费市场极具全球竞争力和吸引力,据全球健康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全球健康经济报告》,日本健康经济价值达到3036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尤其是在个人护理/美容、医疗旅游(如日本静冈医药谷)等健康消费的细分领域,吸引了大量海外消费者。同时,日本健康产品零售业态较为多元化,建立了包括药店、药局、药妆店、健康社区特卖区、保健品通信贩卖渠道、非店铺销售等业态在内的零售体系。
日本的经验在于,一是营造良好的国民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环境。日本政府自1978年起,先后颁布了“国民健康促进计划”“健康日本21”“健康日本2035”等国家健康战略,不仅设立了健康局等政府机构,持续开展国民健康教育活动,而且通过颁布《厚生年金法》等行政法令,推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具有创新意识,适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推动行业突破瓶颈。如独具特色的创新药物保护和扶持政策、医药产业特别税收优惠政策、扩大保健品范畴的FFC制度创新等。三是重视与健康服务相关的人力资源培养。日本从高校到社会培训机构开设与健康服务相关的专业和培训课程,夯实健康服务业态的劳动力基础等,也高度重视健康行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如医药代表认定中心不断推进医药代表的终身学习。
(三)德国
德国健康产业包括健康服务业、健康产品制造业、健康农林牧渔业以及跨界融合形成的健康新业态等。据全球健康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全球健康经济报告》,德国健康经济价值达到2239亿美元,位居全球第四。
产业集群发展是德国健康产业的突出特点,已形成慕尼黑生物产业集群、柏林生物医药集群、欧洲生物谷、曼海姆医疗技术集群、纽伦堡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等全球知名的健康产业创新区域,集聚了一批世界级的健康企业。如在曼海姆医疗集群中,集聚了拜耳、西门子等著名医疗科技企业,以及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和临床研究基地。目前,德国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医疗健康产业强国,其医疗装备制造、生物科技、医疗技术等产业处于全球顶尖水平,医疗器械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在欧洲各国中独占鳌头,诊断影像、牙科产品、注射器材、整形耗材、电子测量仪器等健康产品享有世界声誉。凭借其优势健康产业的支撑,德国具有非常强的全球健康消费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医疗器械产业为例,据统计,德国拥有超过1450个医疗器械制造商,且2/3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
德国的经验在于,一是高度重视国民健康教育工作。德国不仅在联邦教育和科研部设立了生命科学与健康研究司,还在联邦卫生部成立了联邦健康宣传中心,目前,16个州都设立了分中心,每个分中心又在州里的各城市社区和城镇居民点建立健康宣传站,以及一批健康博物馆。二是健全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德国是最早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首创法定医疗保险制度,并先后颁布《雇员医疗保险法》《退休养老法》《护理保险法》等系列政策,构建了完善的德国医疗保险政策体系。三是对健康产业给予政策保护和创新扶持。如欧盟委员会发布的《保护欧洲重要资产和技术指导纲要》,将健康、医学研究、生物技术等战略性产业纳入外资审查范围。颁布《欧洲药物战略》《医疗保健业出口倡议》《数字医疗法案》等政策法规,对健康产业给予多元化的政策扶持。
综上分析,全球促进健康消费及相关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有:一是做好健康战略的国家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国民健康促进机构,高度重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二是强调健康消费和健康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升级,对健康产业给予政策保护和创新扶持,以保障高质量的健康消费有效供给;三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对促进居民健康消费意愿转化和提升居民健康消费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五、我国健康消费的主要瓶颈
(一)居民健康消费素养总体不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动态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7.78%,但和全球发达国家比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如美国居民对健康管理的认知涵盖了疾病管理、慢性病预防、运动健康管理、健康维护组织等,而我国居民对健康管理的认知仍停留在疾病管理方面,甚至对许多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还缺乏正确认知。据统计,我国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远低于美国、瑞士等发达国家。
(二)居民健康消费支付能力不强
受社会保障政策和医疗保障政策有待完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健康商品及服务价格相对较高等因素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消费能力明显不足。据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消费者支出调查数据,2022年美国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798美元,占比10.5%,均高于2023年中国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342美元和占比9.2%的水平。居民健康消费支付能力不强,导致中国多项健康消费指标低于发达国家,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年)数据,中国居民健康检查率仅为30.5%,远低于2020年德国96.9%、美国74.2%和日本73.4%的健康检查率水平。欧睿咨询的数据显示,在保健品等预防类健康消费领域,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保健品消费额仅为38美元,相当于同期美国的19.6%、日本的27.5%、澳大利亚的18.5%和加拿大的34.5%。
(三)健康消费市场供给结构亟须优化
据美国商务部相关经济调研数据,美国大健康产业中的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占50%,医院医疗服务占19%,医疗商品(含药品和药械等)占14%,健康风险管理服务占11%,长期护理服务占6%。与之对比,中国仅医院医疗服务、医药商品就占了95%,健康产业结构单一与有效供给不足导致健康消费结构失衡。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我国医疗消费占比高达94.16%,而保健消费仅占5.84%。受上述因素影响,健康保险服务等新业态发展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2年我国健康保险深度为0.72%,美国为4.9%,德国为1.34%;同年我国健康保险密度613元/人,日本、德国等国一般在3000—4000元/人,美国超过1.6万元/人。
(四)健康消费市场主体竞争力偏弱
在医疗保健领域,据上海证券报2022年《全球格局下的中国医疗保健产业分析》的数据,全球10家产业冠军企业中,美国、日本各占8家、2家;全球4家领军企业(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中医疗保健产业10个四级产业的前四名)中,美国31家,占78%,而我国仅有1家上榜。在医药健康领域,据《财富》发布的2023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医药健康类上榜企业前10名中,美国企业有9家,我国企业为1家。医疗器械领域,据英国知名品牌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2全球最有价值医疗器械品牌排行榜”前10名中,美国企业占有8席,德国公司占2席。在医药商业领域,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统计,2022年我国医药商业前四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近45%,远低于美国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占据全国96%的市场份额,以及日本前四大药品流通集团同期占有全国80%的市场份额。
(五)公平有序的健康消费环境尚未形成
从行业标准来看,健康消费及相关产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以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为例,相关标准多侧重于食品安全,功能性食品等一些产品的标准也有缺失。从市场监管来看,由于多头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健康产品夸大其词、健康产品概念炒作、健康产品价格虚高、健康产品骗局等市场乱象屡禁不止,缺乏信任导致的消费者“不愿消费”情绪亟待疏解。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2年的调研数据,超60%的消费者不相信对保健品的广告宣传。从资源配置来看,公共医疗健康资源配置失衡。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统计,2022年,我国三级医院共3523家,诊疗量22.3亿人次,每家机构平均诊疗人次达63.3万,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979768家,但平均每家机构诊疗人次仅为0.44万,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存在闲置浪费现象。
六、促进健康消费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居民健康素养教育
1.倡导健康生活,持续普及健康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支持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宣传正向的健康观与消费观,培养学生健康理念、技能和行为习惯;支持社区打造“智慧健康家庭”样板,制定家庭健康生活指导手册或指导性文件,加快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社会组织打造健康教育基地,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卫生健康服务和科普工作。
2.应用数字技术,开展健康教育宣讲。鼓励借助“三微一端” (微博、微信、微视频和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途径或手段来推动健康理念的宣传普及;支持线上“健康学习”平台搭建,助力健康知识传播,扩大健康信息覆盖面,拓展相关信息的传播途径;鼓励定期举办线上健康卫生技能培训、健康科普讲座、健康主题研讨会等,以举办大型集会、免费体检等方式,加强预防疾病、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管理知识的宣讲力度。
3.聚集多方资源,营造全民健康生活氛围。支持开展控烟、控酒、控糖等活动,引导居民转变生活方式;鼓励在人口密集区新建、改建公共运动场所和设施,各地高校、中小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社会开放运动场地和设施,便利居民开展健身运动;支持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在办公场地内设置健身运动场地、购买健身器材,关注员工健康生活。
(二)培育壮大健康消费新亮点
1.做好“一老一幼”康养托育消费。支持发展适合老龄人群的养生健康咨询、生活照护、慢性病管理等的健康管理服务;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产品开发,努力提升“药养”“食养”等特色养生养老服务水平,探索阳光康养、森林康养等旅居养老服务。将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龄人群列入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人群,优化老龄人群精准医疗服务。支持开展普惠托育服务,开发更多安全健康的国产婴幼儿用品、婴幼儿营养食品及膳食补充剂。引导服务机器人、数智人、智能家居等新技术用于“一老一幼”群体的看护和陪伴,探索“互联网+康养托育”消费新业态。
2.培育女性生命全周期健康消费。聚焦女性群体生理健康、医疗健康、两性健康、孕产健康、养生保健的健康消费需求,重点培育壮大传统滋补养生、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等养生保健健康消费,医疗美容、口服美容、基因检测、精准医疗、健康体检等医疗健康消费,更年期助眠、情绪健康、运动营养以及体重管理等生理健康消费,子宫修复、卵巢抗衰、辅助生殖等孕产健康消费。
3.挖掘年轻群体健康消费增长点。满足年轻群体即食便利便捷的健康消费需求,积极挖掘即食类滋补营养品、便利饮品/营养补充剂、便捷运动代餐食品、零食化营养保健食品、口服防脱产品、口服美容产品等营养保健食品消费热点;挖掘“膏方”“香囊”“药膳”“营养”“茶饮”等国药国潮消费热点;挖掘健康监测设备、运动健康芯片、运动可穿戴设备、智慧健身器材、“互联网+”健身服务等运动康复消费热点,以及以科学健身指导、情绪健康、身材管理、睡眠改善等为重点的健康管理服务消费热点。
4.完善家庭场景健康消费产业链。聚焦家庭健康促进与改善消费的主要场景,推动具有空气净化、外来物品消毒、环境消毒除菌等功能的健康家电消费,以家庭防疫消杀用品、家庭成员基础病药物储备、家用便捷性医护工具、居家康养保健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健康医疗及护理消费;鼓励居家体育用品及健身器材、线上家庭运动教学、居家运动服饰、营养补充剂及居家体测设备等产品的开发,推动家庭健康消费产业发展;支持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智能设备在家庭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创新家庭健康管理方式。
(三)优化健康消费有效供给
1.推进健康产业多元化。稳步发展以医疗器械和药品为主的医疗医药产业,加快发展以保健食品、药妆、功能性食品、日用品等为主的保健品产业,发展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为主的“离院式健康管理服务产业”,集中发展以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特色为主题,集中医医疗、养生康复、药膳、健康旅游、中医药美容、护理安老于一体的中医药养生康复产业体系。
2.支持健康产业品牌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打造健康品牌,完善品牌培训、宣传和推广,提升企业健康品牌知名度;支持地方政府开展区域健康品牌建设,搭建品牌管理体系,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发挥中医在“治未病”上的优势,鼓励中医药老字号、知名中药企业联合知名医院、名中医研发“ 治未病”相关特色产品,探索“膏方”“香囊”“药膳”“中药营养”等传统中医药产品品牌。
3.推动健康产业数字化。支持健康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智慧医联体、线上平台与线下医院结合的远程医疗系统以及全民健康信息档案系统,加强健康信息的共享与安全管控;鼓励数字化技术在健康产业中的开发与应用,将5G技术嵌入在线咨询与诊疗、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健康监测,推动健康产业数字技术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统筹推进健康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促进健康数据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实现双向互联互通,规范健康产业信息化发展。
4.引导健康产业国际化。支持通过进博会、消博会等平台设立健康消费产品展销专区,扩大健康消费相关产品(服务)出口;加快“走出去”,出台有针对性扶持政策,开拓相关产品(服务)出口市场,推动中医治疗康复服务、中药方剂、中成药的出口;推动海外医疗康养服务,以及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康复器械进口健康消费。
(四)完善健康消费渠道与服务体系
1.推动健康消费便利化。支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能力,积极构建上下联动的医疗共同体和分级诊疗服务圈,推进患者和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创新发展网络健康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提升居民就医便利性;积极培育药诊店、专科药店、药妆店、个人护理品店、平价健康超市、医保定点店、超市店中店、健康食品专业店、电商平台等健康零售体系,提升居民购买便利性。
2.推动健康消费数字化。支持数字技术与健康消费场景的融合,提高服务质量;引导实施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远程医疗服务等,建立大数据医疗应用体系,推进健康消费数字化建设;鼓励搭建居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就医病历等信息互联互通,为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健康消费提供支撑。
3.推动健康产业社区化。鼓励城市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基础上,升级发展15分钟健康消费生活圈;支持即时电商平台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线上线下互动融合,提供即时健康产品配送;引导健康基础设施与资金投入向乡村适度倾斜,推动优质医疗健康资源下沉,提升农村地区健康消费服务水平。
4.推动健康场景精细化。精准对接健康消费新业态的发展趋势,聚焦健康餐桌、健康护理、居家护理、情绪疗愈、保健养生、深度好眠等健康消费新场景,拓展新领域,开发新产品,满足健康消费升级需求。
(五)壮大健康消费市场主体
1.加大本土市场主体扶持力度。鼓励和扶持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消费龙头企业;鼓励具有专精特新潜质的中小型健康消费企业发展,并在科技、税收、用地、资金、上市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对健康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给予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鼓励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消费领域,尤其是健康管理、疾病康复、长期护理和安宁疗护等健康薄弱环节。
2.加强与健康领域龙头企业的合作。鼓励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开展健康产业链优质企业招引专项行动,探索健康产业发展新模式;支持引进健康产业和健康消费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中国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并发挥其在技术、业态、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带动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落户国内;引导国内健康消费企业加强与国外健康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商业合作,引进优质健康商品和服务。
3.加快产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建设由健康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积极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技术创新和协同攻关。支持社会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搭建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共性技术创新、检验检测、功效及安全评价、产品包装设计、工艺验证、替代性动物实验等公共服务。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产业新业态和中小微健康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六)提高居民健康消费能力
1.完善财税政策措施。提高个税起征点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探索消费税改革,将具有大众消费特征但仍按高档消费品征税的健康产品提高其起征标准,或给予减税等税收优惠;逐步扩大对符合条件的抗癌类等药品和原料实施零关税,进一步降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部分营养保健品和家用医疗器械等医药健康类产品的进口关税。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实现医疗救助城乡统筹;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金,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在全面实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并向高龄老人倾斜;不断完善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各地放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探索破除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障与雇主挂钩的限制,增强社会保险跨区域流动性。
3.优化居民医保政策。提高医保覆盖率,提高居民医保报销比重,支持建立政策范围内个人医保支出封顶线机制,降低医疗支出自费比例;扩大医保的支付和利用范围,建立多层次和差异化的健康医疗保障机制;完善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积极协调医疗、保险等行业,鼓励研发更多面向亚健康人群和患病群体的商业保险产品,提高商业健康保障水平;推动医保政策、补助经费向乡村适度倾斜,减轻农村居民健康消费负担。
(七)营造规范有序消费环境
1.加强健康消费领域的顶层设计。支持多部门联合发布鼓励发展的健康产业和健康消费业态目录;统筹规划健康消费的核心发展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消费统计核算体系;探索建立健全健康消费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健康消费数据的全面整合和互联互通,实现健康消费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开展全国健康消费核算,满足产业政策制定和动态监测管理的需要。
2.推动健康消费标准化体系建设。引导相关部门、地方、机构加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等的制定与协同;针对健康产品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重点加强医疗、康养、保健、保险等健康领域国内外规则对接,促进标准认证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作;完善国外健康产品准入后的管理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增加进口健康产品的违法成本。
3.完善健康消费市场监管体系。明确健康消费领域业务主管部门、监督主体,完善各业务部门及监督主体的联动机制;对照行业准入与审批标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社会责任,从创新、产业引导、许可准入、上市后监管等各个层面进行正面引导;加大网售药品、营养食品、保健品等健康产品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力度;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准则、行业道德规范等约束性规章,加强行业自律,推动形成商家规范经营、群众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因篇幅原因,论文参考文献等内容请查看期刊原文)
图片来源:小红书作者 芳芳的生活日常
图片筛选:黄梓璇
内容版权归原官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分享本文,请注明“排版/格式来源于公众号‘治理评论’”。 |
近期文章推荐:
喜报 | 国家治理研究院获批六项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
周雪光 |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总策划 | 宋林霖
编辑 | 吴 沄
初审 | 成晨爔 柳淇方
终审 | 王鹏霖